中國地勢圖高清版專門為用戶提供我國地圖地勢的詳情介紹,該圖片覆蓋范圍廣泛,界面清晰,分布數據詳細,便于用戶清楚的了解我國的地形地勢特點,尤其對地理學者來說,很是受用。喜歡的朋友可以來極光下載站下載哦!
--中國地形地勢西高東低,呈階梯狀分布;地形多種多樣,山區面積廣大。地勢西高東低,向海洋傾斜,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,形成降水;另一方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,溝通了東西交通,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。河流自西向東,逐級下降,河流落差大,水能蘊藏豐富。
--多種多樣的地形為因地制宜,發展農、林、牧、副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。山區在發展林業、牧業、旅游業、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;但山區地面崎嶇,交通不便,不利于發展種植業。由于山區面積廣大,平原較少,造成耕地資源不足。
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,有雄偉的高原、起伏的山嶺、廣闊的平原、低緩的丘陵,還有四周群山環抱、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。這些形態各異的地形,以山脈為骨架交錯分布。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,中國均有分布,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。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,也使工業生產的發展有了一定基礎。
【丘陵】
我國丘陵較多,特別在東部地區分布廣泛。自北而南,有遼東丘陵、山東丘陵、東南丘陵等,其中東南丘陵又分為江南丘陵、兩廣丘陵和浙閩丘陵。這些丘陵海拔在200~500米,多已開辟為梯田、果園,或栽培經濟林木。
【山區】
面積廣大。通常人們把山地、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。中國山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2/3,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征。
山區面積廣大,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,但山區可提供林產、礦產、水能和旅游資源,為改變山區面貌、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。
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。中國地勢西高東低,大致呈階梯狀分布.西高東低的地勢有利于太平洋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地區,
北方冷空氣可長驅南下,有利于形成降水。
西高東低的地勢使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入海,溝通了我國東部和西部、沿海和內陸的交通。
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分布著廣闊的平原,間有丘陵和低山,海拔多在500米以下。
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平均海拔在1000—2000米之間,其間分布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。東面與大興安嶺、太行山脈、巫山、雪峰山與地勢第三級階梯分界。
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,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。其北部與東部邊緣以昆侖山脈、祁連山脈、橫斷山脈與地勢第二級階梯分界。
網友評論